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科研 >> 正文

我院研究生参加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并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5-10-28  作者:张怡  编辑:欧文锐  点击:

10月24—26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年会以“全球化与本土化对话中的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核心主题,汇聚全国500余名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共同探讨学科交叉发展前沿。我院2024级研究生张怡同学撰写的论文经过专家评审入选年会论文并被邀参会在分会场作论文报告,展现了我院在设计学与民俗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

本届年会设立1场大会主旨发言及72个分会场专题研讨,议题涵盖学科交叉融合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机制等多个领域方向,为学界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在“体物传技:民间技艺的具身实践与创新机制”分会场,张怡以《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的局内意识与局外意识》为题进行汇报。文章围绕民间艺人的局内意识(对传统工艺的认同感、技艺传承的使命感、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与设计师的局外意识(朝向现代工艺发展的战略导向、知识行业技术的多元融合、与时俱进的持续革新观念)进行交叉融合研究,探索民间工艺设计的创新实践渠道,推动民间工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传播与发展,为与会专家学者系统呈现了研究中的核心发现与创新思考及实践启示。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对论文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设计师的局外意识与民间艺人的局内意识的系统融合对民间工艺的创新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设计与民俗的交叉融合,既是民俗文化突破传统边界、对接现代生活的关键路径,也是设计领域扎根文化土壤、彰显本土特色的核心方向。此次我院张怡同学在年会上做的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研究分享,正是这一交叉领域的生动实践。以“局内意识”守护民俗技艺的文化根脉,用“局外意识”注入现代设计的创新活力,为二者的深度对话和交流融合提供了创新创造的研究样本。

设计学科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需要多学科的滋养与支持,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注重多学科视野的开拓,多学科方法的实践,鼓励研究生在多学科的训练与交叉领域找到自身感兴趣并具有发展性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在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中取得更多成果,助力设计学科在交叉前沿实现更快发展。

(文/张怡  图/大会志愿者  审核/周全明)

下一条:“青春领航”创新创业大讲堂第55期在我院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