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郑东新区龙子湖畔,清风徐来,碧草连天,14日,备受瞩目的第四届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仟那元熙酒店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人,跨越时空,齐聚一堂,围绕“数字化时代的创新艺术与设计实践”展开深入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为设计河南和设计学科建设献计献策。

大会开幕式现场
本次国际会议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主办,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AEIC学术交流中心等共同协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邓中亮、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院士金卓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Stefano Follesa(弗雷萨)教授、韩国东义大学Lee Sungwon
(李成源)教授、韩国釜庆国立大学Kim Chulsoo(金喆姝)教授、韩国京畿大学Lee Jaewoo(李宰雨)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外籍(印度)教师- Ashutosh Sharma (莎玛)教授、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Peera Phanlukthao (皮拉)教授、韩国东义大学卢明副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的Kirpota oksana(奥萨娜,俄罗斯)博士、中国国家画院教授董雷、清华大学教授宋欣伟、辽宁何氏医学院副校长陶新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徐志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一级美术师孙晓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宗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雷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阎飞副教授、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罗时宝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肖川副教授,以及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庆斌、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凌士义、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张鹏、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浩、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长征、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兴华、河南陶瓷工业设计中心主任董晓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刘志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学书、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霄、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卢建州、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高琳、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暄嵘、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郭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副书记刘延琪、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田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杨冬、河南当代美术馆馆长李子峰、郑州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会三、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文创设计与应用学院院长赵永涛、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徐艳秋、河南工程学院教授朱向欣、郑州商学院教授张澎、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高雅真、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伊永华和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王焱源、副院长周全明、副院长葛露等近两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共同见证并参与本次会议的盛大开幕。开幕式由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冉玉教授主持。

邓中亮致辞
开幕式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长邓中亮教授和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院士金卓教授分别致辞。邓中亮代表主办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以及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优势,强调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建强航空航天工科的同时,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作为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代表学院,2024年3月经过学科优化调整,成立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工业设计学院、河南省外籍科学家工作室、郑州航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挂靠该院。现有艺术专业型硕士(设计)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设有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信息设计等学科发展方向,设计学科在2023年获批河南省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立项,2024年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重点立项建设单位。近年来,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科深度融合艺术设计+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在博物馆文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从让博物馆“文物盲盒”火出圈的文化创新,数字孪生技术助力航空产业的设计突破,再到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科始终践行“设计即生产力”的理念。此次主办第四届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国际会议正是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的成果展示和重要步骤。恳请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艺术设计、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畅所欲言,美美与共,共襄学术盛举,共话设计未来。

金卓致辞
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终身院士金卓在致辞中表示,艺术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自2022年创始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会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在艺术设计和数字化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艺术成果和研究进展,成为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致力于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与企业、国际间的合作,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动力。

冉玉主持开幕式
随后,大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大会主题报告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主持上午场并做首场主题报告。席卫权结合中原艺术文化近年来频频出圈的现象级创新,抛出了数智时代中原艺术文化传承之辩的问题,认为数智时代,文以载道尤为重要,要从技术视野专向文化视野,从专业视域专向哲学视域,从封闭视角专向开放视角。中国国家画院董雷教授以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的重大题材创作为例,深入探讨了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与表现问题,指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开展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建设;深入生活体验,描绘人民风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国际视野,丰富表现语言。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宗明教授结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成立以来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过程与成果,详细阐述了面向丝路文化的设计创新与双创教育,展示了他们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与成就。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庆斌教授从微观视角,结合他们导师工作室的十年实践与探索,详细解读了设计学类专业“四创四实”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展示了他们十年来取得的宝贵经验与创新成果。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Stefano Follesa教授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自然与人工之间的设计场景,指出审美对于人工设计场景的重要性,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新与设计实践场景中要非常重视平衡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席卫权教授主持并做主题报告

董雷教授做主题报告

刘宗明教授做主题报告

王庆斌教授做主题报告

Stefano Follesa教授做主题报告
下午的特邀报告由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王庆斌主持。来自清华大学的宋欣伟教授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结合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国际前沿案例,深入阐释了面向未来的人居环境设计思路,指出未来人居环境是“自然生态、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的三元平衡。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兴华教授以国内最新的电子游戏为例,探讨了博物馆在电子游戏中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范式。浙江师范大学王雷教授深度阐释了他基于材料特性在艺术创作中独创的“综合材料艺术六法”,以及“六法”在美术与设计专业硕士创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取得的重大成果,强调“六法”是忠于材料的不变之法而成就艺术创作的百变之法。河南科技大学Sharma Ashutosh教授结合洛阳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智能的融合,深入阐述了智慧城市中人工智能的最新趋势与创新,强调人工智能非万能,城市建设需要人的智慧。

宋欣伟教授做特邀报告

张兴华教授做特邀报告

王雷教授做特邀报告

Sharma Ashutosh教授做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后,大会还设置了青年学者汇报环节。来自香港都会大学的何家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李侃侃、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姝欣、河南大学的王明阳、浙江工业大学的张羽茜和陈晓旭及吴晨羽、沈阳理工大学的孟焕淞、湖北工业大学的陶婷婷等,分别汇报了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的情感表达与伦理思考、秦岭古道遗产格局的数字探析与设计启示、一款基于通用设计理念与层次分析法的适老化养生壶设计、基于AHP-KE方法与AIGC工具的朱仙镇木板年画活态化设计研究、包豪斯设计理念在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非遗茶空间视角下的杭州茶瓷文化空间融合策略研究、基于“历史相关性”探索的战争主题雕像如何促进观众自我转化、文化遗产IP开发视角下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武汉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优化路径研究等专题研究。报告后,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还根据他们的写作与报告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为获奖学子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最后,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冉玉教授代表承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国内各位专家学者、同仁挚友和青年学子,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最深切的感谢!他表示,盛会已经圆满落幕,余音犹绕梁耳畔。短短的一天,大家一起见证了艺术灵魂与数字脉搏的同频共振,思想激荡,智慧交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如星火燎原,不仅为设计学科前沿照亮方向,更在学院师生心中播下了创新火种。愿此聚非终点,而是友谊之桥、合作之始。期待与与会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携手,在艺术与科技交汇的星辰大海中继续破浪前行,共绘设计未来的新篇章!

冉玉闭幕式致辞
本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教育强国建设精神、认真落实河南省委“两高四着力”部署的重要体现,也是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强化设计学科建设、助力学校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会议为国际间文明交流互鉴、艺术与设计及科教资源共享搭建了新平台,为科技赋能设计创新、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设计学科专业建设、青年设计人才培养开辟了新思路。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将继续践行“设计即生产力”的信念,秉持“学科交叉立院、设计河南兴院、国际协同强院”的办学理路,依托工业设计+数字技术+文化创意的交叉融合,深度联动设计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优势,持续深耕博物馆文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为学校更名大学展示艺术成果,为设计河南注入顶尖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贡献郑航力量。
(图文/周全明 审核/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