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践砺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乡——艺术与设计学院“星火”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17  作者:杜敏  编辑:欧文锐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担使命、展现作为,以所学所长为笔,以乡村发展需求为纸,立志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书写属于青年的实践篇章。

7月5日至8日,郑州航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分团委书记杜敏和党务专员高艳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河南省商丘市永城陈官庄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挥洒青春色彩,点亮村居墙垣

抵达陈官庄村后,“星火”实践团迅速行动起来,与当地村委会紧密合作,考察村内闲置墙面,制定了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当地特色蘑菇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墙绘方案。在为期四天的创作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以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蘑菇为核心元素,巧妙融入田园风光与知识科普,完成了多幅充满生机与童趣的墙绘作品。为村庄增添了别样的艺术气息,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成为展示陈官庄村特色产业魅力、传递幸福生活气息的亮丽风景线。

二、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深入学习党的奋斗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参观了淮海战役陈官庄歼灭战纪念馆。这是一座纪念在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立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一座高24.6米,刻有周恩来总理“淮海英雄永垂千古”题词的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

实践团成员们驻足凝视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战斗遗迹,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不畏强敌、英勇拼杀的壮烈场景,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操。战役中涌现出的少年小明引路、单臂爆破手王守保冲锋、支前群众全力支援等无数英雄事迹,让成员们沉浸式学习了爱国担当、英勇无畏、实干奉献、团结智慧的伟大精神。

三、漫步民俗长廊,砥砺艺术初心

在感受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后,实践团一行又来到了当地的豫湘民俗文化博物馆,这一次,他们想要触摸的是更日常、更温润的时光印记。

展馆里,一件件旧瓷器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上面或简约或繁复的纹饰诉说着匠人的巧思;老式的家具,榫卯结构严丝合缝,透着古朴的韵味;布满岁月痕迹的农具,锄头、犁铧、石磨……它们静静伫立,无声地讲述着农耕文明的辛劳与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古籍里晦涩的字符、传说中缥缈的虚影,而是通过一砖一瓦、一器一物,鲜活流淌在世代传承里,也让我们真切领略到其兼容并蓄、博大精深。驻足回望,对比今日便捷富足,更觉当下珍贵。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触手可及的舒适便捷,背后是无数先辈的耕耘与坚守。这份来之不易,化作心底对先辈的敬意,也让 “珍惜” 二字,在实践团成员们心中愈发厚重。

273884

这次的参观,像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让成员们踏入承载岁月的空间。大家触摸到往昔生活的纹理——那些具体而微的细节,是古人智慧的生动注脚。这场参观,是历史与当下的交融,让文化传承的脉络清晰可感,更让我们懂得:铭记过去,方能更好奔赴未来,以感恩与珍惜,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篇章。

四、对话乡邻故里,融入乡土脉动

当实践团的步伐迈进乡间田埂,一场联结土地、产业与成长的实践之旅正式启幕。亲身参与农耕劳作,实践团成员们脚踏湿润泥土,拿起农具,投身播种,在太阳与汗水中体悟生活本真的不易,也领悟日常衣食无忧背后,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勤托举。

通过与农场负责人沟通,重点了解当地“认养土地”“认养鸡”等特色模式,消费者预付费用认养,农户负责种植、养殖及过程公开,既让消费者收获农产品与自然体验、食品安全保障,也助农户增收,实现双赢。实践团还体验除草、犁地,感受耕作辛劳,实践团深入产业链剖析运作逻辑,将理论融入实践,让课堂延伸至乡土,促成知识与实践深度交融。

此次“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陈官庄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这是一次青春与乡土零距离的深度对话,更是艺术与农业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热忱,将课堂中汲取的知识,与田间地头紧密结合。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艺术赋能美丽乡村”的信念,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挥洒智慧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图/韩炅姿 文/许雅轩 审核/冉玉)

下一条:第六届东方创意之星大赛河南赛区评委专家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