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设计分组分配原则 
1.导师指导人数原则: 
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外聘:5人 
2.学生分配原则及方法: 
(1)导师将选择指导的毕业生名单提交至教研室主任 
(2)大学四年中在省级以上工业设计大赛、挑战杯获得等级奖及国家级以上工业设计大赛、挑战杯获得优秀奖以上的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将证书复印件提交至教研室主任 
(3)双选后的学生按照学号排序分配至各指导教师 
二、毕业设计总体要求 
1.选题要求 
(1)文创产品类方向 
少林文化、殷墟文化、宋文化、仰韶文化 
(2)交通工具相关类方向 
无人机设计、起重机设计、航空产品设计、绿色出行交通工具、老年人用品设计 
(3)指导教师研究方向 
2.展板要求 
尺寸90cm*120cm竖版,学校抬头部分(蓝色部分)10cm,厚板不加边框,至少3张,展板中必须有作品名称、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基本外观尺寸三视图及设计说明; 
3.实物或模型要求 
文创产品的模型比例为1:1,并必须具备相应的可行性,陶瓷类产品需在烧制前压注“郑航艺设”字样。注意:所有模型必须考虑其运输及安全包装的设计)。交通工具相关类可按照比例缩小。 
可自己制作模型,严禁找模型公司代做。鼓励通过阿里巴巴等网站联系有生产能力的加工工厂做出实物样板(需提交加工工厂的情况介绍及联系方式);鼓励使用CNC或快速成型设备制作(需提交STP/IGS/STL等格式文件)。提交模型的同时,需将本人制作或参与制作模型、实物的过程表现在展板及论文之中。 
4.指导: 
导师每周面对面辅导学生两次,学生请务必对每次的辅导时间、地点、内容做简要记录。 
5.答辩提交内容 
(1)毕业论文(含不少于100页的设计手册2本)。 
(2)开题报告书、题目申报表; 
(3)毕业指导记录本 
(4)光盘2份,附在设计手册中。(毕业论文终稿电子版,展板内容电子版,产品建模原文件及jpg文件); 
(5)展板     工业设计毕设版面.psd 
(6)手绘草图本(不少于50页) 
(7)实物或模型 
6.答辩程序: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为10-15分钟(其中学生陈述5分钟,评审教师提问5-10分钟,提问在3个问题) 
(1)按名单顺序答辩时不到者,视为放弃。 
(2)针对答辩材料不齐全者,评审小组可以终止此次答辩资格。 
(3)被评委认定为作弊者,取消毕业设计资格。拷贝他人方案,或仅仅做出微小改变的,或同样形态,改变用途及功能,导师组过半数签字认证。 
7.答辩评分标准: 
自述15分,答辩20分,模型20分,设计手册25分,展板10分,指导教师评分10分 
自述:仪表语言5分,专业知识准确度10分 
答辩:3个问题 
设计手册:完整15分,草图10分 
模型:外观效果10分,真实度、可操作性10分 
资料完整性:缺少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8.资料整理 
答辩结束后,各指导老师将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完毕后提交至教学秘书。外聘指导教师的资料由同组答辩老师协助完成并提交,直接进入二次答辩学生的资料由指导老师完成并提交。 
附:设计手册制作要求 
1.设计手册制作形式:横版设计,A4幅面左侧胶装,页数不少于100页,一式两份。 
2.设计手册目录. 
设计手册目录 
1.市场调研 
1.1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1.2课题总体目标及计划 
1.3资料调查 
1.4人群调查 
1.5市场调查 
2.调查分析 
2.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2总结设计方向 
2.3市场现状分析 
2.4现有产品分析对比 
2.5品牌分析 
2.6消费者分析 
3.设计定位 
3.1课题的创新点 
3.2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 
3.3产品形态分析 
3.4产品风格定位 
4.思维草图(不少于三个方案,每个方案不少于10页) 
5.产品开发 
5.1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图 
5.2设计过程 
5.3设计结果包含产品效果图、产品六视图 
5.4模型制作包含工作日志、模型照片 
5.5场景展示 
6.设计展板 
其中3、4、5部分内容不少于70页。 
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研室 
201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