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立足学科发展服务城市建设
“墙绘完工之日,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看,这是我的设计作品第一次在那么大的墙面上呈现,想想就很激动!”这是艺术设计学院李梦姝在课题组讨论群里提出的要求。今天,这位年轻设计师的心愿实现了,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孙建华教授负责指导运营的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工业园墙体彩绘工程项目完美收官。两幅以《巨鹤》和《浇灌》命名的巨型画卷,分别在鹤壁市著名企业华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六层大楼和飞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八层大楼墙面上铺展开来,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成为鹤壁市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点睛之作。它是艺术设计学院立足学科发展,拓展城市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实践,更是艺术设计人以“艺”抗“疫”、服务地方的决心和行动的见证。
挖掘文化资源萃取文化基因
“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进行墙绘设计首先要进行系统的文化资源梳理,对文化根源进行深层次、系统性挖掘,将文化作为城市视觉形象定位和城市内涵表达的重要因素。”这是孙建华布署项目工作时对项目组提出的首要要求,为此他安排专人对鹤壁市历史文化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对近些年有关鹤壁历史文化研究和城市宣传报道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汇报和研讨,课题组成员对鹤壁本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名片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对于鹤壁市目前在着力打造的城市形象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
孙建华说,“挖掘地方文化元素不能将浅表的文化现象当作区域文化本质,也不能生搬硬套国内外某些公共艺术形式,我们设计的作品必须要有亮点,一定要萃取出最能够体现这个城市内涵和特色的文化基因,然后通过我们的创意设计,将其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视觉符号”。带着这样的使命,课题组的设计师门开始了头脑风暴,一幅幅初稿相继呈现。
围绕多种诉求寻求最佳表达
虽然课题组在构思和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客户的多种诉求,尽可能以多主题多风格的方式进行创作,以便为甲方提供多套选择方案,但是首次方案汇报展示的时候甲方还是提出了很多意见,甚至提出了一些新的诉求,比如“六城联创”精神的体现、工业文化的融入等。针对反馈意见,设计师们迅速做出调整和修改。经过反复地修改和论证,其中两幅作品被确定为最终方案。一幅是由常涛在对区域文化符号进行解构重组的基础上设计的作品《巨鹤》,它既反映出了“鹤美之都”的城市形象,又体现出园区的工业风气质。另一幅是李梦姝设计的作品《浇灌》,它以鹤壁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樱花等文化符号为载体,以意象化方式表达出“同心浇灌,共创幸福美好城市”的创作主题。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老师的作品曾一致获得大家的好评,但由于甲方思想认识的改变,课题组不得不重新进行取舍。对此,副组长葛露说:“服务社会,我们不仅要自我欣赏,还要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诉求。我们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教学案例反哺我们的课堂教学。”
源于艺术情怀始于责任担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项目自2019年12月份启动以来,遭遇了人类近些年来最大的疫情灾害。受“新冠”病毒的阻隔,项目组的很多工作不得不放在网络上进行,云考察、云创作、云展示、云研讨……在这期间大家既要克服居家工作的诸多干扰因素,又要从处理家务、备课、上课中挤时间进行创作。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大家难免有气馁的时候,然而受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精神的鼓舞,艺术设计人以“艺”报国、以“艺”抗“疫”的决心和信心也被激发了。随着疫情的缓解,方案也终于落成,进入了施工阶段,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项目组成员还天天盯着屏幕云监工。
为了促成项目的成功,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孙建华不仅肩负着繁杂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还多次只身奔波于郑州与鹤壁两地。谈到初衷,他说:“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担当。艺术设计学院要搞学科建设,要申请设计学专业硕士点,我们必须把产学研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已经打造了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美丽乡村建设基地、国际教授工作室、河南省航拍实验实践基地(战狼2团队)四个平台,学院要依托这些平台服务社会,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发展。这都需要我们艺术设计人的共同努力!”
(郭小霞文 赵紫浩图)
现场施工
完成效果
远观效果
项目团队在现场
项目验收
现场交流
现场验收合影